母婴同室
有很多研究都证明,24小时母婴同室是提升母婴联结的机会,能够获得最佳母乳喂养的开端,促进母乳喂养的关键措施。所以,只要有可能,住院期的妈妈和宝宝就不要分离,这是非常重要的。
母婴同室并不是流于形式,妈妈和我待在一个房间的最终目的是母婴的亲密皮肤接触和不设限制地进行哺乳。如果妈妈和我虽然在一个房间,但是妈妈乎不抱我,哺乳也是限制的,甚至是用瓶喂,那么这仍然是有问题的。如果妈妈被要求为了“提升睡眠质量”,夜间将我放到婴儿室由护士集中喂养,白天每隔3个小时将乳汁吸出来定时定量喂养,这样的情下即使母要同室,也会违背母乳限养的生理规律,同时由于吸奶器吸出的奶量不足以代表真实奶量,妈妈往往会被建议添加配方奶,这样的操作严重地破坏了母婴的亲密联结和母乳喂养。让妈妈和我更好地体息,其实最重要的是母婴同步入眠。
母婴同眠
妈妈应该和我保持同步的生活节奏。很多妈妈在孕晚期时,发现自己夜间醒过来的次数增多了,其实,这是在提醒妈妈提前适应产后早期频繁喂养的生活模式,前面我们分析了新生宝宝的胃容量和喂养模式,少食多餐确实是最好的进食方法,也符合人类婴儿生命早期的吃睡规律。当我醒过来需要哺乳,妈妈可以及时响应,当我入睡,妈妈需要抓紧时间和我一起入眠,保证每天8小时的睡眠是最理想的。其实妈妈也不必担忧,随着我的逐渐成长,我的睡眠模式会越来越接近成人,片段式的睡眠只是产后早期比较多见,绝大多数的妈妈都能很好地度过这个阶段。
母婴同心
产后早期不分离地母婴接触和作息同步,最终达到的是母婴同心,妈妈和我在这个过程中互相磨合,熟悉彼此,妈妈很清楚地理解我不同的哭泣状态所表达的意思,我也会有自己的表情和动作来与妈妈交流,妈妈的心态平和温暖,自信而耐心,充满爱意地照顾我,我的规律性强,生长发育良好,情绪表达容易被家人捕捉,并被充分满足,安全感很好地建立,这样的母婴关系并不容易出现母乳喂养问题。相反,妈妈在产后焦虑紧张,慌乱和无助,容易辨别不清楚我的需求,情绪出现较大的波动,也会反过来影响我的行为。在产后进行的母乳喂养问题管理评估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妈妈并不是奶不够的问题,而是没有足够了解宝宝,并没有建立起正常的母婴关系,宝宝别闹分辨谁是“妈妈”,而妈妈也没能完全进入自己的责任角色当中,这些都与妈妈孕期的学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