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

0731-86242187
玉雅清朦母婴集团
当前位置: 首页 > 集团动态 > 行业资讯 >

家长必看的8个黄金育儿法则,为孩子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玉雅清朦 日期:2024-12-16 

‌  [家庭教育的8个黄金法则]

  —— 家庭教育需要智慧 ——

  美国著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曾说过:“一个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丝万缕的来信,而这种联系,很可能影响他的一生。”

  我们都渴望给予孩子最好的,希望他们茁壮成长为有责任感、有爱心、有智慧的人。但有时候,或许我们会感到迷茫,不知从何处着手。

  本期家庭教育分享,小天使想跟大家分享8个黄金教育法则,涵盖了爱与关怀、尊重与信任、榜样的力量、规则与自由等重要方面,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培养出自律、自信和乐观的孩子!

  1.鱼缸法则

  心灵的成长需要自由

  几条小鱼放在鱼缸里,好几年了,还是那么小,有一天,鱼缸被打破,就把它们养在院子池塘里,没想到这些鱼竟然疯了似的长得很大。

  鱼需要自由的成长空间,人更是如此。我们常常帮着孩子做出选择,选学校、选衣服、选玩具,孩子没有选择,没有了思考,他们便没有创新思维,也不会敢于尝试,甚至去试错。我们可以让他学习到很多的知识,却无法让他们举一反三。

  孩子就像小鱼,我们给予他们的空间多大,他们就能够成长得多大,如果我们总是把他们养在温室里细心呵护,那他们永远学不会经历风雨。

  温室里的花朵,最容易受到暴风雨的摧残,时刻受父母保护的孩子,也最容易被困难击倒。

  学会放手,在可控的范围内,多给孩子能够自己掌控的空间,让孩子有足够的自由探索机会,他们才会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冰心曾说过:“让孩子像野草一样自由自在地生长。”多多给孩子足够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去探索、发挥和犯错。

  2.罗森塔尔效应

  对孩子进行积极期望

  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对一至六年级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

  8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性格活泼开朗,更善于与人打交道。

  有人可能会质疑,这些学生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事实的真相却是,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挑选出来的。

  积极的期望,其实就是一种外界的支持。在人的心目中,家人、朋友是这种支持力量的核心,他们的期待支持更有塑造力。

  面对挫折时,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对这种力量都是非常期待的。反过来,缺少这种积极的期望与支持,人们就会变得消极,或者一蹶不振。

  “罗森塔尔效应”给家长最大的启示是,大人的期望和鼓励,会改变孩子的命运。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多给孩子鼓励,你会发现他们慢慢变得优秀!

  3.强化定律

  助力孩子培养好习惯

  有人曾说过,给孩子讲一堆道理,不如培养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

  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用正确的教育方式去引导孩子,和孩子一起努力、坚持。好习惯在于不断强化。

  想要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就每天定时和孩子一起读书;想要孩子养成早起的习惯,就每天和孩子一起按时早起……

  父母不仅要规范孩子的行为,也要赞赏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让孩子更有动力坚持。

  4.狼性法则

  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狼是世界上好奇心最强的动物之一,它们不会将任何事情视作理所当然,而是倾向于亲身体验。无论环境再怎么变幻莫测,它们照样可以找到食物,了解危险,坚强地生存下来。

  从十万个为什么开始,我们就知道孩子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这种好奇心指引孩子对世界进行探索,发掘自己的潜能。

  用耐心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鼓励孩子思考,他最感兴趣的事情可能就是他潜能所在之处。

  卢梭曾说过:“好奇心只要有很好的引导,就能成为孩子寻求知识的动力。”很多时候,孩子会提出一些天马行空的问题,父母会渐渐失去耐心。

  最智慧的教育方式是,鼓励孩子思考,让兴趣成为他最好的老师。总有一天,好奇心的种子会生根发芽,结出令人惊喜的果实。

  5.梦想法则

  孩子的成长需要梦想

  在一个关于“你长大了想做什么”的调查中,92.7%的孩子是读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好工作;仅有7.3%的孩子是周游世界、到外星球工作等天马行空的回答。

  那么,孩子们的想象力去哪里了?

  梦想被现实局限住了。而梦想是我们对人生的美好期待,是一种努力向前的信念,它可以给我们带来面对困难的勇气。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梦想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巨大的牵引力,鼓励孩子追梦会使其产生强劲的内驱力。即便梦想遭遇挫折,孩子也会勇敢前行,像爱迪生、达尔文、毕加索的童年时期,无一例外地都有一个华丽的梦想,才成就了他们以后伟大的功绩。

  孩子的梦想需精心呵护,有了父母的支持,才能让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当我们给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交代一件事时,不要着急教他怎么去做,你只需要告诉他应该做成什么样就行了,必要时,做一些安全方面的注意提醒。至于方法,让他们去想好了。而在这期间,我们只需要鼓励、鼓励、再鼓励。

  除此以外,父母也要了解孩子的梦想,不要给孩子泼冷水。

  6.自然惩罚法则

  让孩子自己承担过错

  家长如何巧妙地使用“自然惩罚法则”?

  首先,家长先衡量孩子犯错误的风险值。家长要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体味到犯错的苦果,自我反思进而改正。但是,结果一定是孩子能承受的。如果家长根据个人经验,衡量出孩子犯的错误,是毁灭性的,或者可能会造成阴影,就要及时阻止。如果孩子犯的错误很小,风险值不高,就给孩子犯错的机会,让他承担错误。

  其次,要包容孩子,鼓励孩子,给孩子保护。大人阅历深,对某些事情可能会带来哪些结果,往往是心知肚明。但是孩子年龄小,还是需要闯一闯。整个过程中,他们会犯错误,家长也要用积极的态度包容他们,不要站在旁边看笑话。只有给孩子鼓励,孩子才有重新站起来,知错改错的勇气。

  罗纳德·威尔逊·里根,在文章里写道:“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从小就要告诉孩子,必须为自己做的每一个决定,每一件事负责。让孩子体会到做错事的代价,那些踩过的坑,才会变成未来脚下的路。

  7.延迟满足法则

  从小培养孩子的耐心

  人有无耐心,表现出两个方向。一个是,想要什么就要什么;另一个是,能够等到自己需要的东西到来。

  这中间,区别在于一个不等,一个可以等。这个等,就是耐心。

  很多父母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想要得到某样东西,必须第一时间满足。否则就会撒泼打滚,又哭又闹,让父母束手无策。

  归根结底,就是父母缺乏对孩子延迟满足的培养,让孩子丧失了耐心。

  父母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

  我们可以尝试“三分钟游戏”,当孩子想要某样东西时,就让他忍耐三分钟,三分钟以后再满足。

  适应三分钟以后,再一点点延长时间,经过长期训练,孩子的忍耐性就会得到极大提高。

  8.尊重法则

  心灵的成长需要尊重

  鲁迅先生说过,对待孩子“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孩子会以我们对待他们的方式对待自己,对待整个世界。

  为人父母首先要给到孩子的就是尊重。

  研究表明,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平等、相互尊重、且保持沟通交流的家庭,孩子的智商明显比别的孩子高出许多。

  自尊心是不甘落后、相信自己不比别人差的一种情感体验。

  要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就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站着”,而不是“趴着”去仰视那些大人物。这种对等的方式,可以让孩子有一个自信和健全的人格。

  什么样的家庭环境就决定着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之源是父母教育。

  父母教育是根基,虽然看不到但却相当重要,它为整个大树汲取营养。你不能期望贫瘠的树根,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家庭教育为教育之源,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以上内容,与诸君共勉!

相关内容

全国服务热线

0731-86242187
联系我们

电话:0731-86242187

地址:长沙市长沙县特立西路湖湘奥林匹克花园28栋301号

官方微信

官方公众号

Copyright © 2017 玉雅清朦 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备2024072314号-1

0731-86242187

微信二维码